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教授来我系讲授社会工作专题

作者: 文章来源: 点击次数:更新时间:2015-05-25 09:00
A A A

5月23日下午3点,应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邀请,华东理工大学何雪松教授来到珞珈山,为社会学系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《社会工作学:何以可能?何以可为?》的精彩讲座。本次讲座由系副主任徐炜副教授主持,全系博士生、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、本科生以及社会工作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了本次讲座的学习。

首先,何雪松教授提出两个问题:一个是社会工作是否有可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?另一个是我们可以为社会工作成为独立学科做些什么?紧接着何老师按照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程,从各个时期美国社工的学术成果来分析其社工的专业化、科学化与学科化。期间,何老师提到了社会工作学的核心建构问题,他指出了三点:生理心理社会视角、人在情境中、促进改变的服务体系,其中,前两者体现了“社会”,后者展现为“工作”,形成了社会工作这样一种整合的科学。

之后,何教授提出自己对社工发展的三点反思:第一是现有的知识体系过于微观导向;第二是展现专业属性的原创性理论较少,与社会学理论发展相比较,社会工作需要帕森斯式的人物,来对以前的理论进行综合性努力;第三是过度的实证主义倾向,人们对待问题总是带着社会期望的心态来进行回答。

结合我们现阶段的学习实践,何教授提到我们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可能做到的几点贡献:第一是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;第二是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;第三是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;第四是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体系精神,从而寻求与不同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行对话。

最后,何雪松教授用一句话对社会工作进行了定义:社会工作是以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为价值观,以促进改变为目标,具有个人与社会双重聚焦的实践性社会科学。

讲座结束前,何教授和与会师生进行了热情的交流互动,就大家提出的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,会场气氛活跃而热烈。徐炜副主任在本次讲座的结束语中也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化、建立中国经验下的社会工作体系的问题。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。(通讯员 黄锦琳 王晓磊)